
所謂蓄能,就是在電力需求低谷時啟動制冷、制熱設備,將產生的冷或熱儲存在某種媒介中;在電力需求高峰時,將儲存的冷或熱釋放出來使用,從而減少高峰用電量。因此,蓄能技術具有“移峰填谷”功能。采用此技術,就可以減少電網的峰谷差,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少建或緩建電站。為調動廣大末端用戶轉移高峰用電的積極性,各地政府出臺了分時電價政策(我國通常分為高峰、平峰和低谷電價),有的還采用減免高可靠性電力設施費用等政策優惠。此外采用蓄能系統除可以降低運行費用、減少電容量外,還可提高空調可靠性和運行靈活性。
蓄能技術常見分類
按蓄存能量溫度高低分為:蓄熱、蓄冷
按蓄能介質分為:水蓄熱/冷、冰蓄冷、相變材料蓄能
按系統連接關系又分為:串聯系統、并聯系統
按照蓄能量占全天需用能量的比例分為:全量蓄能、部分蓄能
龍華蓄能系統集成
蓄能系統作為杭州龍華環境集成系統有限公司專業集成服務中一項重要的技術,我們可為客戶提供以下幾種蓄能系統的專業集成服務。
I冰蓄冷空調系統
II水蓄冷空調系統
III水蓄熱空調系統
IV水蓄熱中央熱水系統
Ⅰ. 冰蓄冷空調系統
冰蓄冷空調是在夜間谷電時段利用雙工況主機制冷,將冷量儲存在冰中,白天峰電時段通過融冰將所儲存冷量釋放出來,減少峰電時段空調用電負荷及空調系統裝機容量,它是未來中央空調的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冰蓄冷常見系統形式:
按照雙工況制冷機組與蓄冰裝置在系統中的相對位置,蓄冰系統可分為:
串聯系統(可實現大溫差供冷,融冰溫度穩定)
并聯系統(常規溫差或小溫差供冷,融冰溫度有一定波動)
串聯系統又按雙工況制冷機組與蓄冰裝置的位置前后不同分為:
主機上游(主機效率高,對蓄冰設備融冰性能要求高,能實現高要求的低溫供水。)
冰槽上游(主機效率低,難以實現高要求的低溫。)
冰蓄冷的特點:
優點
削峰填谷,平衡電網峰谷負荷,改善發電機組效率。
利用電網峰谷電力差價,降低空調運行費用。
可實現小負荷供冷,滿足加班及周末空調供冷需求。
蓄冷槽釋冷可無級調節,增加系統負荷的調節靈活性。
可實現大溫差低溫供水,除濕效果好,舒適性好。
制冷主機配置容量減小,相應配電設施容量也減小。
實現大溫差供水,減少末端系統設備、管道投資。
可作為應急冷源,斷電時僅開啟水泵和風機可實現室內供冷,提高系統可靠性。
缺點
與常規水冷系統相比。冰蓄冷系統運行效率將降低。
增加了蓄冷設備費用及其占用的空間。
冰蓄冷空調系統的制冷主機性能系數(COP)要下降。
投資較高,機房投資比常規機房增加20%~40%。
杭州龍華為客戶提供三種類型的冰蓄冷系統:
盤管式蓄冰系統:包括內融冰盤管、外融冰盤管等
冰球/板式蓄冰系統
動態制冰系統:片冰、冰漿式系統
Ⅱ.水蓄冷空調系統
水蓄冷的原理:
水蓄冷主要是利用水的顯熱蓄存一定冷量。通常是在谷電時段開啟制冷主機蓄存4~7℃冷凍水,在峰電時段將蓄存的冷凍水送往空調末端供冷。由于是利用顯熱蓄冷,可用溫差一般為5~10℃,因此水蓄冷與冰蓄冷相比,蓄冷池體積要大6~8倍。但水蓄能與空調制冷的介質一樣,使用的是常規供冷主機,因此系統較簡單,同等蓄冷量的投資比冰蓄冷少。
水蓄冷的系統劃分:
水蓄冷系統通常為開式系統,當水罐或水池位于最高位置時,系統才類似閉式系統;因此水蓄冷系統應注意倒空,泵的選型也需正確。
水蓄冷的特點:
優點
削峰填谷,平衡電網峰谷負荷。
可實現小負荷供冷,滿足加班及周末空調供冷需求。
蓄冷槽釋冷可無級調節,增加系統負荷的調節靈活性。
制冷主機配置容量減小,相應配電設施容量也減小。
可作為應急冷源,提高系統可靠性。
利用電網峰谷電力差價,降低空調運行費用。
與冰蓄冷相比,投資較省。
缺點
蓄水裝置占用空間較大。
蓄冷利用率受分配器的影響較大,設計施工需嚴格控制。
Ⅲ.水蓄熱空調系統
水蓄熱的原理
水蓄熱主要是利用水的顯熱蓄存一定熱量。通常是在谷電時段開啟制熱機組蓄存熱水,在峰電時段將蓄存的熱水送往空調末端供熱?梢杂脕碜鲂顭釞C組的有電鍋爐、高溫水源熱泵、高溫空氣源熱泵,目前常用電鍋爐作為蓄熱機組。水蓄熱系統按蓄熱罐是否承壓分為:常壓蓄熱,承壓蓄熱。常壓蓄熱一般蓄熱溫度為90℃,承壓蓄熱溫度根據承壓不同一般可至110~145℃。
水蓄熱的系統劃分:
水蓄熱系統通常為開式系統,當水罐或水池位于最高位置時,系統才類似閉式系統;因此水蓄冷系統應注意倒空,泵的選型也需正確。
水蓄熱的特點:
優點
削峰填谷,平衡電網峰谷負荷。
可實現小負荷供熱,滿足加班及周末空調供熱需求。
蓄熱槽釋熱可無級調節,增加系統負荷的調節靈活性。
制熱主機配置容量減小,相應配電設施容量也減小。
可作為應急熱源,提高系統可靠性。
利用電網峰谷電力差價,降低空調運行費用。
缺點
蓄熱裝置占用空間較大。
蓄熱利用率受分配器的影響較大,設計施工需嚴格控制。
水蓄熱的系統形式、蓄水槽及分配器的類型與水蓄冷類似。
Ⅳ.蓄熱中央熱水系統
目前集中生活熱水系統常用的加熱設備有: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燃油鍋爐、燃氣鍋爐、電鍋爐、太陽能集熱器。采用加熱設備直接提供生活熱水,要求配備的加熱設備容量較大,投資造價高且系統穩定性不高。而蓄熱技術的融入,可以減少熱水系統初投資,增加系統的穩定性,因此蓄熱中央熱水系統逐漸成為當前集中生活熱水系統應用最廣的一種形式。
蓄熱中央熱水系統,通?煞譃槠诫娦顭岷凸入娦顭。
平電蓄熱,是在生活熱水需求量小時仍然使加熱設備運行在滿載狀態,將加熱后的生活熱水儲存在蓄熱水箱,在生活熱水需求量大時使用蓄水箱中儲蓄的熱水。通過延長加熱設備運行時間,減小加熱設備配置容量,降低系統總體投資,同時還能增加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常見的平電蓄熱系統有空氣源熱泵蓄熱系統。
谷電蓄熱,是利用低谷電,使用電加熱設備(如電鍋爐、熱泵等)加熱生活熱水并儲存在蓄熱水箱,待白天用電高峰時使用蓄熱水箱中生活熱水。電力蓄熱的目的是合理利用電價政策,降低用戶運行費用,同時增加系統的可調性和穩定性。目前,常見的電力蓄熱系統有電熱水鍋爐蓄熱系統。
平電蓄熱主要優勢在于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設備初投資費用。谷電蓄熱除上述優勢外,還能利用電價政策,降低運行費用。蓄熱中央熱水系統因對設備運行模式、運行時間、蓄熱量等參數進行控制,控制過程比較復雜,一般建議配套相應的自動控制系統,以確保系統充分發揮其性能優勢。
蓄熱中央熱水系統組合常見形式:
電熱水機組+蓄熱水箱
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蓄熱水箱
水冷空調熱回收機組+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蓄熱水箱
空氣源熱泵熱空調回收機組+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蓄熱水箱